不來也不去 — 超譯林夕

Min
10 min readMay 15, 2021

以下內容僅代表本人立場,敬請隨意。

煩惱,是人共有的病。有些煩惱,找到原因便能解決,有些煩惱,即使了解原因卻無從解脫。

筆者近日不止是處於這種有漏的狀態,更簡直是漏了一地。無奈只好寄情於佛學,望能減輕源於煩惱的苦。

然而,作為一個渴求多愁善感的人,豈能只滿足於正經八百(實仍沉悶)的佛經。

尋佛,忘情,自然想到我的偶像林夕。

如此,筆者便去把林夕的歌又重播了三千遍。

如此,對某些歌詞又好像多了點感受,又生怕這些感受會因腦袋的不中用而灰飛煙滅。

如此,一向鼓吹寓反思於娛樂的自己便決定要不知廉恥地把自己對林夕中歌詞的解讀寫下來,是作個記錄也好,是作交流也行,是毫無意義也罷。

在這裡,希望有人能帶走甚麼,也希望有人能放下甚麼。

廢話說畢,這次(亦是第一次)筆者想寫的,便是自己最愛的廣東歌。

《不來也不去》林夕

筆者認為歌名是一首歌的靈魂,就如同一部作品的最簡介,給予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取決於這渺渺數字,所以作詞人自然會將最想表達的精煉成歌名。

不來也不去,出自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開篇偈頌: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此偈又稱八不中道,亦是《中論》的核心思想,透過否定四對共計八種執念去說明何為中正之道。

因於佛法中世間一切皆由因緣聚散而成,所以萬物的本質是從沒生過亦沒滅過,如此類推,即是歌名想及所表達的:從沒來過亦沒去過。

不來也不去,是這首歌的核心思想。

註:以下所有的「我」都是歌中主角,而「你」即是歌中所訴說的對象。

揚帆時 人潮沒有你

我是我 和途人一起

第一段主歌的一三五句首三個字「揚帆時、停頓時、回程時」完整地描述了一段未完成的旅程。一段未嘗、擁有、失去但未放下愛情的旅程。

揚帆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泛指開船時的狀態,另一種是單指正要開船的時候,兩者都表示了遇見你之前的我。筆者傾向於後者的解釋,因為這時的我尚未遇見你,未有對這段感情作出什麼前進。再者,在一段旅程中即使回程時也是揚著帆,這意味着以前者般解釋則不能將揚帆二字獨立區分出來。

所以當這趟旅程正要開始時,人潮中沒有你,我和途人一起,你我在這趟旅程開始時各不相識,陌生就如街上任何一個人,或是任何一個人都不是你也沒有關係,就是如此的不重要。

所以這時的我仍是我,是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沒有為你改變什麼的我。

停頓時 在你笑開的眼眉

望穿秋水之美

中文中會以停泊,定下來這類字詞去比喻一個人有了伴侶後的狀態轉變,這時的我因為擁有你不再飄泊。

然後,我在你笑開的眼眉,望到了有如秋水般的美。

這裡的望穿秋水可以有兩種意思:

  1. 秋水可解作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睛,形容你笑著時兩眼有多麼的美。
  2. 望穿秋水亦可解作對某種盼望的深切,這裡意味著我是如何期待著我們的將來。

所以究竟是哪種解釋呢?對不起小朋友才會選擇。

回程時 浪淘盡了你

任背影 長睡著不起

回程時代表失去你之後的日子,浪淘盡出自蘇軾名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比喻的是時間如不可違抗的大自然把某些事物沖走。歌中想表達的是時間無可奈何地終有一天會從我身邊帶走你,而現在的我正是在面對著這一天。

所以我只好把與你的回憶都化成你躺臥著的背影,永遠停留在這一刻。就如之後歌詞中的刺一樣。

留下我 在糞土當中

翻檢背囊 直到拾回自己

當時間把你沖走後,就只留下我一人。糞是 排泄物,土是隨處可見的東西,表示我在這躺旅程中捨棄的一切,我認為不重要的一切,包括我自己。

所以當我失去了比一切重要的你,我需要拾回自己,而在哪裡尋找?就是從一開始便跟隨自己的背囊。因為起程時,我是我。

然而,如果把林夕的另一首名詞《你的背包》拿過來一起看,就會發現另一種真相:背囊指的是「與你的回憶」,所以第一段主歌到最後只止步在不斷翻檢背囊,但卻因為背囊內都是與你的回憶,所以我一直都不能放下,不能回到未遇見你之前的我。

這趟旅程仍在繼續。

掌心因此多出一根刺

沒有刺痛便懶知

就當共你 有舊情沒有往事

就如讓你的背影靜止在那兒,對你的回憶成為了我掌心一根沒辦法拿走的刺,但我只要不觸發它的刺痛(或沒有讓你起來或轉個身),便懶得去理會它。

之後就如坊間所說,一段舊情是片段,一則往事卻是具有完整的結構。這句所表示的就是為了開啟不來亦不去的世界觀:一切(包括我共你的感情)都沒有所謂的起承轉合,只有一段段的片段。

如烟 因給你遞過火

如火 卻也沒熔掉我

(酒詞所說的火加因等於烟說得太好所以筆者也用了烟這個字)

如烟及如火,都是在說你。

你如烟一樣,如幻似真,只留下一段段如我給你遞過火般的回憶。

你如火一般,耀眼奪目,卻未能令我在失去你時就決定自行了斷。(此處參考了《黑暗中漫舞》的一句:「為何未能待我好到沒法捨得你」

此兩句亦可套用到歌中的核心思想:烟及火都是一切皆空的縮影,烟在存在的轉眼間便化為烏有,看過卻再也看不到了。火則是我們所見的實體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前一刻看到的焰與下一刻看到的炎已是截然不同的事物。兩者都是短暫,不真實,不穩定及無常的。

回望最初 當喪失是得著可不可

可痛若驪歌 樂如兒歌

像你沒來過 沒去過

這裡有兩種把喪失當作得著的方法:

  1. 把這段經歷當是一個教訓,所獲得的是成長及經驗
  2. 在與你的旅程當中,我所失去的是「沒有你」的這種狀態,同樣,喪失你也是重獲「沒有你」的狀態

筆者傾向選擇後者,既符合「回望最初」(以及回望歌詞的最初),也能表達出這歌的核心思想。

所以這可以是痛得像離別時所高唱的驪歌,亦可以是快樂得像未被煩惱所污染的小孩所演唱的兒歌。

最後一句,亦是歌詞中的重點。一般會將此句連著上一句一起看,即是把痛若驪歌對上你沒來過,把樂如兒歌對上你沒去過,但筆者認為,連在一起的,只有上句的後半部分,所以結構應如下:

可痛若驪歌

樂如兒歌 像你沒來過 沒去過

只有將沒有你的狀態當成是得著,當成回到嬰兒般無垢的時候,才真正的把你當成不來也不去。

誰同行 仍同樣結尾

血液裡 才遺傳悲喜

第二段主歌講述的是我在這段旅程中的最後階段:放下。

首先說出了其實在與你同行的人中,並沒有誰會與你一起離開,兩者中必有一方失去對方。

而由於在生存競爭中,擁有得更多代表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而伴侶更是生產後代不可或缺的擁有,所以得失戀愛中悲喜的感覺才會演化並遺傳在血液中不可違抗,而這種感覺並不是自己的錯,但既然你已離開,只有我在獨個悲傷只不過是作繭自縛,庸人自擾。

誰亦難 避過這一身客塵

但剛巧出於你

承接著上句,既然對得失別人的所生悲喜並不可避免,那這一身客塵纏繞在身也不過是必然的事,客塵在佛學中代表著煩惱,出自《維摩詰經》:

「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

心本無事,因有外緣而起有如塵埃般污染萬物的煩惱,之謂客塵,就是緣於別人的煩惱。此煩惱誰對誰也避不了,只是這次令我煩惱的人剛巧是你而已。

垂頭前 沒緣分喪氣

睡到醒 才站立得起

盲目過 便看到天機

反覆往來 又再做回自己

坊間一般會把垂和睡用有沒有目在旁去區分及表示成兩種狀態(說出這林夕玩詞的功力還是來自酒詞)。

垂為看不到(未悟),睡為看得清(覺悟),兩句是表示從執迷去到法空的狀態。

好像很有道理,其實(筆者認為)並不然,兩句間實有三種狀態上的轉換。

只需看一看字詞,即可發現隱藏的第一種狀態,就在垂頭及盲目之「前」。盲目一字,乍看下擁有愚昧無知的意思,但若以佛家的觀點去看,即會發現盲目並非壞事。

《心經》有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代表一切事物的現象都由因緣聚散而成,並無實體。色即是一切有形象或佔有空間的事物。而色又有分內色及外色,五根中的眼便是內色之一。所以「目」的本性也不過是空。

《心經》另曰: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表示的就是色的實相是不存在,眼根的實相亦不存在。垂頭睡去般盲目,反而是第二種狀態,覺悟的第一步。

這時的我知道一切皆空,想要脫離情欲,進入了無我的境界。

無我,看似已經相當足夠,所以為何在下一句又要取回「目」呢?

佛學有把人區分成三種:凡常人、小乘聖者、大乘聖者。

凡常人自然是未悟的狀態,仍以自我為中心,仍具有煩惱。

小乘聖者即是開始以否定一切的目光看世界,盡力地捨棄所有事物,想要脫離煩惱。

最後,當該個體可以連對空的執著都捨棄時,就成了大乘聖者,內心中真正地沒有情欲,自然沒有脫離及不脫離這回事。這時,便可以重拾一切,來去自如。

所以,睡到醒後就進入了第三種狀態,即連「努力不去想你」這種執念也脫離了,才能站立起來,才能看到天機。天機可以解作天意、真理,由於一切都是由因緣聚散而成(原諒我重複了這麼多次),所以既是天(即人之上)的意思,也是世間的真理。

反覆往來就如剛才所說,人由出生什麼也未擁有(包括自己這個概念),在經歷這麼多因為擁有再失去的愛別離(或是想卻不能擁有的求不得)之苦,一直在數個狀態下反覆往來,最後終於看破一切,又再做回最初的自己。

即使一生多出一根刺

沒有刺痛別要知

就當共你 有劇情沒有故事

這段與掌心刺那段看似差不多,實際上兩者是有格局上的分別。也代表了小乘與大乘的轉換。

從掌心到一生,表示我從日常中的不理會,到看破了整個人生。

從因此到即使,表示我從執著於這根刺是源於你的離開,到了解這只不過是一生浩瀚中的一根刺罷了。

從便懶知到別要知,表示我從一直知道該刺的存在只是懶得理會它,到將它的存在視作自己從來未曾也不需要知道的一段經歷。

從舊情往事到劇情故事,表示我從執著於這是我們兩人之間發生的舊情往事,到這不過是自己一生(甚至世界中)的一段劇情故事(甚至並不是一則故事,只是一段劇情)。

如烟 因給你遞過火

如火 卻也沒熔掉我

回望最初 當喪失是得著可不可

可痛若驪歌 樂如兒歌

像你沒來過 沒去過

閱讀到這裡的讀者筆者想請你試著重新體會這一段歌詞,看是否另有感受。

如花 超生了沒有果

如果 過路能重踏過

如花二字有幾種解讀。

  1. 單看二字,去形容你貌美如花。
  2. 接著下一句,形容我共你的感情有開花卻沒有結果。
  3. 如花所指的是李碧華所著的《胭脂扣》中的女主角,於多年前曾與男伴殉情自盡卻只有自己一個歿去,成為鬼魂後一直等待著情郎,於作品末終於看見了早已非當年人的十二少,把從前對方送贈的胭脂扣還回去表示著對這段情及煩惱放下,踏上奈何橋再度超生。超生一般解作靈魂投生為人,所以並非因為超生而沒有果,而是放下對果存在的執念才能超生。

如果二字亦有兩種解釋。

  1. 作假設的意思,如果我能重踏走過的路
  2. 依句式去解,「我能把舊路重踏」亦如一種結果,一種經歷了這段旅程的結果。等等,但上句不是說果已經沒有了嗎?沒錯,這並不是果,當看破一切後,就自然可以將本應會當作結果的非結果當成結果般看,同時亦知道本質上仍非結果,所以是如果。

至於過路能不能重踏,就要讀者自行選擇。筆者傾向選擇後者,因為這才符合悟道後能將一切視為空的狀態。

就當最初 是碎步湖上可不可

事實上上一句是如何解讀對這句並沒有太大影響,只是一個在假設一個在嘗試罷了。

無論如何,我也想從一開始就把這段旅程當成是在湖上碎步行走。碎步是小而快的步伐,看似很美的一幅畫面,事實上在腳步跨出去的瞬間就已經踏空了,連一步也未能踏到,就如煙如火一樣一瞬即逝,有如幻象般,結束就在開始的一剎那。就好像從未開始,也沒結束一樣。

不種下甚麼 摘來甚麼

像我沒來過 沒去過

最後的這一段好像又與上一段中的驪歌兒歌差不多,事實上又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上一段中的可痛可樂所說的是我在看待事物心態上的轉變,表示我仍在嘗試將包括你在內我以外的事物視作未曾來過,亦未曾去過。

這一段中的不種不摘代表我已明白一切皆無自性,萬物不曾種因亦不能摘果,即使是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到頭來,原來連自己也未曾來過,亦未曾去過。

以下是後日談,雖然說這篇理解源於筆者近日重聽時的新感受,事實上反而很多想法都是在打字時候的茅塞頓開,或者是找資料時的醍醐灌頂,所以也很慶幸自己有動筆寫下這篇文章,算是了了一些心結。

林夕以佛理來寫詞,筆者一向認為他是在說服自己。因為佛學簡直是知易行難的典範,就像人明知終有一天會面臨死亡,明知萬般帶不走,也不能停止想要擁有的想法。就如筆者一般,道理說得很動聽,她如秋水一般的笑容卻仍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最後,筆者希望自己能堅持去超譯林夕,望終有一日能悟出真理,修得無漏。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