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林夕
很明顯吧,這是件發生在富士山下的事。
這並非是個玩笑(好吧本來是)。
先說重點吧,這個故事看似是在說山,但假若是如此,為何不直接叫富士山呢?
因為林夕要說的其實是路。
就像歌內的人只看見富士山而忽略了路,歌外的人也只看見富士山而忽略了路。
攔路雨偏似雪花 飲泣的你凍嗎
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
故事從一開始,路便給雨攔着了。
乍看之下頭兩句是在訴說著一個情景:雨水像雪花般飄下來,我問在哭的你冷不冷
但當把兩句疊在一起看時,你的眼淚便成了攔路雨,從眼眸滑過臉頰就如雪花般,這樣的你必定是很冷了。
另一方面,即使看見你在飲泣我也只問了你是否冰冷,亦表示我早已明白你為何而哭。
我們的路必須要分開才能繼續走下去,但是現在,淚水卻把我倆困在這裡。
這風褸上的襟花,暗示著我們已經並行走過了一段日子,同時亦代表了我是如何的重視這段最後路程。
連調了職也不怕 怎麼始終牽掛
苦心選中今天想車你回家
如果林夕沒有親自回答,相信筆者到現在也會認為第一句是在說連風褸掉了迹也不怕。這樣歌詞便僅僅表達了我並不在意風褸為了你而磨蝕而已。
但當變成了調了職,整句歌詞便變得能與作為主題的路呼應起來。
職業生涯就是人生其中一條重要的道路,調了職表示這條路被別人強制易軌了,即使是這樣我也未怕,而你的不捨卻令我牽掛。
這裡可以知道其實我仍然很重視你,仍會在意你的感受,仍會苦心選擇離別的日子。
在之後的歌詞可以知道這天是情人節,而回家的意思則是放下執著。
所以我選擇了在情人們表達愛意的這個日子陪你去放下這段感情。
原諒我不再送花 傷口應要結疤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這次的情人節我不再送花,再次加強了完結的象徵意義。
傷口是指你因為我說要分開而造成的悲傷,傷口沒法回溯,亦不應保持或是製造二次傷害,這樣只會令其流血不止。
傷口應該走的,是結疤這條路。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即是你已假設這種每年送花的一成不變要維持到生命盡頭,這樣地不期望更多的變化才教人最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 彼此終必火化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承接著上一句,假若你認定我是你生命中的唯一,那我甚至能說出我們的結局是如何的無趣,彼此終必火化也意味著這個故事只餘下咱們互相不斷折磨直至灰飛煙滅的橋段。
而這一生這一世餘下的路都只是朝著這個痛苦的結局進發,我們就是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情人節不要說穿 只敢撫你髮端
這種姿態可會令你更心酸
來到第二段主歌,這時揭曉了這天是什麼日子。
不要說穿什麼?
什麼也不要說穿,包括我們必須的離別及你應該的放下,要說得就像這首歌詞一樣轉折。
如何不說穿?
本是情人節卻不送花,本應在一起卻要車你回家,本該擁抱卻只輕撫髮端。
髮端又是什麼?
髮端是即將,終將被剪下的,你最不需要的一部分,你的煩惱絲,並被很多人視為過去,剪下並去過一個新開始。
可是我開始懷疑,比起直接了當地說分開,這種間接是否會令你更留戀,更心酸。
留在汽車裡取暖 應該怎麼規勸
怎麼可以將手腕忍痛劃損
留在汽車裡有二暖可取,一是逃離車外冷雨,二是逃避分道揚鑣,一走出去便同時要承受物理及心理兩層寒風。
這樣的我不知該如何勸告你下車,因為我知道要你離開就如同要你割腕自殺一樣。
人活到幾歲算短 失戀只有更短
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
這句接著上一句,其實從失戀的悲痛回復過來所需要走的路一定會比你人生所走的要短(你總不可能從一出生便開始失戀吧)。
既然你連死也不怕,又為何要怕這份短暫的悲傷。
你只是害怕下車後雨太大看不到路程,步伐太艱難猜不準步速而估算不了自己要多久才能走完。
也許這段路並非像你想的那麼遙遠,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就會到了。
忘掉我跟你恩怨 櫻花開了幾轉
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
到你忘掉我倆之間的種種,已經過了不知多少個年頭,當你尚有許多次的櫻花盛放可以經歷時,我們曾經的東京之旅也不過只是一個小插曲罷了。
當你真正的放下後,就會發現你現在所執著的已經離你很遠。
你還有一生長路要過。
誰都只得那雙手 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副歌可以當作是我對你所說的一段話,是我勸你放下的種種理由。
首先我說出了最直觀的理由: 這個世界所有人都只得一雙手,這雙手能對對方做到最大程度的也只有擁抱,而擁抱比起擁有看似只差一個字,實際上卻差得太多。
要擁有一個人代表你要有對方從出身到死亡的所有控制權,甚至心靈也必須是由你去操控。
所以你是無法擁有一個人的。
即使能夠,你終有一日都會失去,你始終都要面對失去的這一天,只是現在剛好在這天而已。
而且當擁有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所以你反該慶幸自己未能擁有過。
曾沿著雪路浪遊 為何為好事淚流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既然我們不能擁有一個人,那當我們曾並肩走過一段美好的路,這樣不就已經很足夠,很值得高興了嗎?
真正值得悲傷的是那些不歡而散的關係吧。
既然一個人的人生就如富士山一樣宏大,只憑愛又如何私有它呢。
何不把悲哀感覺 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試管裡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其實悲傷這種感覺也不過是人體中的化學反應,筆者在超譯《不來也不去》篇中說過:
「由於在生存競爭中,擁有得更多代表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而伴侶更是生產後代不可或缺的擁有,所以得失戀愛中悲喜的感覺才會演化並遺傳在血液中不可違抗」
這種發展出來的反應,說是虛構的也不為過,在眼眸抽出一滴淚水到化驗室檢測一下,也不會找到悲傷這種有害物質存在的證明。
前塵硬化像石頭 隨緣地拋下便逃走
我絕不罕有 往街裡繞過一周 我便化烏有
前塵在佛學中可以解作當前由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構成的虛幻現實。以這個解釋接下上一句,亦同時用了另一個意思:往事,去勸說你把這些塵埃集合起來硬化凝固成石頭然後隨便掉在地上就不要再回望。只要你不去尋找,那就只不過是你走過的路旁的一顆小石子罷了。
這個比喻實在很有意思,因為某個人的身影實際上只佔你整體所經歷的(包括五感及思想)中的一小部分。
同時,這也像是把記憶鎖在大腦皮質一個小溝中的一小片區域中,如斯微不足道。
所以接下來的一句也有兩個解釋:
- 我這樣的人其實比你想的更平凡,只要你在街上走過一圈我就會和途人一起,甚至消失在人潮中。
- 我只是你路上的一顆小石子,拋下再回頭看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筆者自然是傾情於與上文連貫的後者。
你還嫌不夠 我把這陳年風褸 送贈你解咒
這句筆者認為是神來之筆。
除了因為這風褸在整首歌中另外出現的地方只有在一開始的時候令其成為了一個很美麗的首尾呼應外,還為整首歌作了一個很精彩的收尾。
思路是如此:
- 你想要擁有我
- 這件風褸記載著我倆的回憶,也能夠代表到我
- 我把它送給你,你多少能得到一點安慰
- 剛才以下車回家要走過冰冷的路比喻你在分開後在回復前必須要經歷的傷痛,風褸正正是能夠禦寒的衣物
- 所以它必定在各方面都能夠在這段路上為你減輕一點你即將要承受的什麼
呼應第二段主歌,這也許就是我能夠想到,規勸你下車的最好辦法吧。
以下是後日談,在文中一開始,筆者說過自己可以把對這首歌所看見的寫下來,其實,內文寫的都不是下筆前所想的東西。
甚至連路這一個主題,也是寫下玩笑之後才想出來。直至剛才,我在聽到我絕不罕有那一句時,腦中都是想著平凡人的解釋。
是不是有點可笑。
實在是太可笑,可笑得筆者決定要把前言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希望能讓詢問我的友人樂翻一整天。
其實愛情與回憶是不是也不過如此呢?
筆者一直覺得,既然人會改變,那麼現在要離我而去的人,早已不是當初我愛的人。
其實就連當初我愛的人,也不是我愛的人。
我愛的人,只不過是你向我呈現的一部分的你,減去我自動過濾掉的不想去在意的你,再加上我被愛情蒙蔽了的腦裡幻想中的你。
可惡的是,即使愛情說得有多麼的不可靠,得不到你或是失去你的痛苦仍是讓我心如刀割,痛心疾首,亦是無庸置疑的。